荧光灯预热电流一般在灯电流的0.9~2.1倍。在使灯正常启动下预热电流小些,对节能和延长灯寿命是有好处的。国标GB/T14044—93中规定了灯预热电流与灯标称工作电流之比见下表:
tw标记是电感型镇流器的重要标记,其定义为镇流器绕组的额定最高工作时候的温度。由于电感镇流器内容的绝缘物(漆色线漆膜和支撑绕组的绝缘骨架等)均为高分子聚合物,它们在较高温度下长期工作时的绝缘性能会逐步下降、老化,直至失效。工作时候的温度越高这种老化速率越快。镇流器所标的tw值是表明该镇流器正常工作的最高绕组温度值。在这种温度下,该镇流器具有连续工作10年的寿命。按现行的国家标准要求,镇流器上应该标有tw值,否则此标志不合格。如没有tw标记,可根据镇流器所用漆包线和绕线骨架的耐热等级来确定tw值。如采用聚脂漆包线级),则tw值只能达到90~100之间,如采用改性聚脂漆色线之间,如采用聚脂亚胺漆包线摄氏度的可应用于tw120~130摄氏度。
冷轧的晶粒取向硅钢带,其饱和磁道密度高,可在有较大的直流磁化及强磁场条件下使用。
工业产品都有常规使用的寿命与相应寿命试验,在正常状态下做寿命试验要花大量的时间,为此采用加速老化试验。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内改变工作条件获得产品工作可靠程序的信息,对灯具来说,这个试验就是耐久性试验,它由GB7000中12.3条规定的,试验规定了将灯具置于一个密闭的加温箱内,箱内温度是灯具工作环境和温度t加上10℃,即(t10℃)2℃,常用的t=25℃,那么箱内的温度为35℃2℃,试验时间:对没有异常工作条件的灯具为10个昼夜,对有异常工作条件的为7个昼夜,其中6个昼夜处于正常工作状态,试验时电源电压:对白炽灯具为1.050.015倍的光源达到额定功率的电压,对荧光灯及其它放电灯为1.100.015倍的额定电源电压,通过试验的灯具,说明它能够达到预定的寿命,不通过的话,灯具寿命很短,且不安全。
硅钢片工作点的合理选择。衡量硅钢片磁性能的技术指标有交流功率损耗P0(w/kg),饱和磁感强度BS(T)、磁导率µ等。其中前两者对电感镇流器的设计最重要。交流损耗P0是单位质量的硅钢片在交变磁场中反复磁化所消耗的功率。在工频情况下,他可分为磁滞损耗Ph和涡流损耗Pe两部分。磁滞损耗Ph导于磁化曲线的面积。由于曲线面积与B、H关系的复杂性,磁滞损耗难以精确计算,一般可采用如下公式进行估标。
从式(1—3)能够准确的看出,铁损与峰值磁感强度Bm的平方成正比,降低铁芯中的峰值磁感强度Bm对于降低功耗效果十分显著。当然,为降低Bm值就必须加大铁芯截面积和体积V,但降低Bm值仍然是最有效的办法,节能电感镇流器降低能耗的措施之一就是降低Bm值。合理选择铁芯中的Bm值,一般镇流器为充分的利用材料,减少体积,减轻重量,减少相关成本,Bm应比较接近Bs值。普通电感镇流器,考虑到电网电压的波动,气体放电灯的参数的分散性等因素,Bm值要低一些,而且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的Bm值则还要降低得更多。
400Hz、1000Hz C型电源变压器,音频变压器,滤波阻流圈镇流器等。
热轧高合金硅钢薄板,其饱和磁通密度高,可在有较大直流磁化及强磁场条件下使用。
BEF越大,镇流器的转换效率越高,在美国1988年开始制定的镇流器能效标准中,给出BEF的下限值低于该值的镇流器为不合格品。
确定BEF,即确定镇流器的能效最低限值,该值表示国家节能法中规定该类产品的最大允许量。
对于电感镇流器,当铁芯参数选定后,由于工作频率是固定的,其Bm通常大于1T,故总铁损P可以表达为
高强度气体放电灯从点燃到稳定工作大约需要5—10min,点燃后的启动电流比正常工作电流要大。钠灯和金卤灯的启动电流一般在灯工作电流的1.5倍,汞灯在工作电流的1—2倍,启动电流大,启动时间短,但影响灯寿命,启动电流小(接近下限),虽对灯寿命有益,但延长启动时间,一般此值在灯工作电流的1.4倍左右。
高强度聚氯脂漆色圆铜线可知,镇流器所用的导线都是涂有绝缘层的铜线,具有均匀的截面积Sm及长度L的铜导体,其电阻率ρ由下式决定
一些厂家生产时为了节省本金,尽可能地少用铁材、铜材,将启动电流调到灯允许的最大电流,甚至超过上限值。当电源电压略高时,铁芯将饱和,使启动电流快速上升,这不但有损灯寿命,更使镇流器的自耗大幅度提升,有的要比正常损耗增加一倍以上。同时,供电电路损耗也大幅度提升,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镇流器的安全可靠,并达到节能的目的,启动电流应限制当电源电压为242V时,不超过灯工作电流的1.3倍。
铜导线的电阻径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的增加。铜导线电阻的变化与温度成正比。因此,若正常环境和温度Tc表示,此时导线的电阻以Rc表示Rn,而线圈的负荷时的高温电阻则以表示,那么电阻法测量线圈的温升△t的公式为: